拓宽进口药“通道”,北京这样做-37000dcm威尼斯

2024-08-27

8月7日,《北京市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出,建立涵盖罕见病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白名单”制度,推动了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为罕见病群体可用药品少等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

这正是近年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进口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多项创新政策激发增长活力、成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新引擎的一个生动缩影。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进出口额达到了810.6亿元,其中医药材及药品进口额高达645.6亿元,居全国首位。作为北京医药进口产业的汇聚地,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在进口药政策上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密不可分。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解决罕见病病人诊疗及用药保障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23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从政策层面给国内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今年以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会同医疗机构、医药贸易企业探索进口未在国内注册上市的罕见病药品,由特定医疗机构指导药品使用,让政策惠及更多罕见病患者。目前,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和综保区(北京)国际医药分拨中心有限公司分别完成了罕见病药品伏索利肽和地夫可特的进口、保税存储及交付使用的临床急需全流程操作,实现了“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

不仅如此,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还与中国罕见病联盟共同揭牌设立了全市首个罕见病专属诊所——北京罕萌诊所。其开诊以来,已组织多场罕见病义诊活动和研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罕见病诊疗和药品的可及性。园区现已聚集罕萌诊所、北大口腔天竺门诊部、友谊医院等多所医疗机构,上药、国药、华润、强生、默克雪兰诺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30余家,从综保区口岸通关的药物品类已增至200种。

北京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临空经济区将以天竺综保区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全国医药贸易主口岸功能,推动贸易优势向生产、研发、服务等环节延伸,打造集研发、制造、贸易、诊疗等于一体的跨境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同时,将继续借助制度创新与政策试点,更好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服务社会,造福群众。

除了建立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2019年以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在全国率先推进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实现了进口药品随用随买的便捷模式。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购药渠道,也极大地缩短了药品从海外到患者手中的时间。

特别是2021年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持续优化消费环境,鼓励发展24小时药店,推动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目前,已有京东、阿里、美团等8家跨境电商平台被纳入试点范围,包括皮膏类、清凉油类在内的70种医药产品实现跨境电商销售。同时,药兜、科园信海、药新仓3家企业为跨境医药电商企业提供仓储物流第三方服务,建设了万余平方米的跨境电商药品专用库。

据统计,试点4年多来年销售量已从25万单发展至高峰值近400万单,年销售货值从3000余万元至高峰值4亿余元。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企业共完成110万余单,实现1.12亿元的医药产品销售额。

为进口生物制品搭建检验绿色通道,是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推动进口医药产业发展的又一抓手。

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就是这一绿色通道的受益者。从爱尔兰进口的24万余支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仅用1.5小时就顺利完成了进口生物制品药检抽样受理,相比以往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这一绿色通道的建立,不仅提高了通关效率,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记者了解到,进口生物制品检验绿色通道于2023年年初开通。该模式实现了就近提前检验受理、抽样与样品库内贴签同步进行,样品送检运输到样品直接进检验科室的一条龙服务。2024年上半年,区内企业进口生物制品品种达47个,其中疫苗8个,实现疫苗通关货值金额超220亿元,同比增长超10%,通关检验效率大幅提升。

网站地图